
谭虎娃,延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历史经验研究”。代表性著作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的转折》(2018)、《延安精神新论》(2015)、《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14)、《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征与当代改革》(2009),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陕甘宁边区史稿》(2011)等。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2018年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张玉琦,女,1974年2月生于陕西眉县,博士,博士后,延安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现为化工学院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方向带头人,在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化学传感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各级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厅局级项目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多篇文章被选作当期杂志的封面和封底;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件;2013年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4年获延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13年获延安青年。2018年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项目。

王进,男,陕西清涧人,中共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延安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延安市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省教指委经济学类委员。曾任经管学院教学秘书、延安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现任经管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和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中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西北地区合作社嵌入与村社组织联动治理机制研究1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陕西省社科联项目1项、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4项、延安市社科联项目3项、延安市科技局项目2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4项,累计科研经费128万元;参与厅级以上课题研究10余项。在《经济学家》《甘肃社会科学》《统计与信息论坛》《青海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农业经济学和地方政府治理方面的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先后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比较研究 专著类二等奖;荣获2019年陕西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一项:西北地区合作社嵌入与村社组织联动治理乡村社会的机制研究 专著类三等奖),延安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2018年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项目。

王秀康,男,1983年6月出生于陕西省安康市,中共党员,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土壤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土壤生态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基金等7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5项。第一作者先后在《Advances in Agronomy》、《Scientific Reports》、《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Plos One》、《Taiwan Water Conservancy》、《中国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5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延安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2017年被遴选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8年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